雨露
rain and dew
溪澗
mountain stream
云霧
cloud and mist
高山
high mountain
中國的好東西真多,就是地上的泥,有時也會像黃金那樣值錢。宜興的紫砂就是一例。
紫砂壺進入雅玩的領域,還要歸功于清朝的陳鴻壽,他是西泠八家之一,在任溧陽縣令時,振興紫砂,自創(chuàng)壺式。他把文人的詩詞書畫刻到茶壺上,創(chuàng)制出所謂的“曼生十八”式。這樣一來,文人的書畫價值就轉(zhuǎn)加到茶壺上了。這就是傳世至今的曼生壺,并成為文人群向追逐的對象。
到近現(xiàn)代,上海出一位著名的大畫家唐云,他一生除了書畫,最大的嗜好就是用壺、賞壺、藏壺,他的書房里光曼生壺就藏有八把。唐先生除了賞壺,還做壺,構(gòu) 思茶壺的形態(tài),布局自己的書畫。在他的推動下,上海畫院的一批畫師們都和紫砂壺結(jié)緣,王個鋎、謝稚柳、吳青霞、程十發(fā)、陳佩秋等都在壺上留下自己的佳作。 這是紫砂壺發(fā)展史上的又一次文化高峰,紫砂壺由個別文人的孤芳自賞走向文化人的共同時尚。
文化人加入提升的是壺的文化品位,真的使紫砂壺成為可望不可及的還在于市場的炒作。于是一個人應運了,顧景舟,他的作品線條流暢,質(zhì)感溫潤,能表現(xiàn)出相當渾厚的氣勢,他的壺在同時代人中是出類拔萃的。歷史造就了他,把他的壺炒到幾十萬元,幾百萬元一把。
洗去這些商品大潮的泡沫,我們再來看紫砂壺就寧靜了。紫砂確實是我國的一寶,物以稀為貴,傳說女媧用五色泥補天,看來就是這紫砂泥了。因為它真有五色, 泥中又有砂粒,做成壺,細砂、粗砂,能恰到好處地表達壺的種種不同質(zhì)感,這就比瓷器單一的細膩豐富多了。泥當然也有好差之分,但不主要,主要還在于形態(tài)的 設計,要匠心獨運,做工要精致,才能從千千萬萬的庸俗之中脫穎而出。上品的壺,泥質(zhì)純熟,線條流暢,造型獨步,觀賞它需要平心靜氣,慢慢體會,這時你才會 領悟到壺的個中三昧。它靜謐、平和、含蓄而又委婉,一絲不茍又恰到好處,沒有張揚,卻有內(nèi)心的獨白。這不是泥坨,而是有物形的精靈,承載著傳統(tǒng),又能融合 時尚。觀賞紫砂壺就像欣賞樹樁盆景,千年風云,萬里江山都濃縮在尺寸之間,再虬枝蒼勁,那幾片綠葉分明向你報送春的氣息。盆景只能觀,不能玩,紫砂壺既能 遠觀,也能近玩。把玩紫砂壺就像把玩白玉,它滋潤、可人、含蓄、內(nèi)斂,盡可肌膚相親,默默承載萬千恩愛,讓人進入此時無聲勝有聲的上乘境界。
紫砂壺是很普通的,唯有精品不普通。